如何助推XBRL
XBRL技术本身的价值以及在国外的成功运用,为其在中国的加速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虽然XBRL在中国正在加速落地,虽然中国在推动XBRL技术上不遗余力,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新的问题也会接踵而至,XBRL也不能例外。
那么,在推动XBRL技术应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需加大协调和扶持力度
2007年12月3日,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会议上,XBRL国际组织宣布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次年,由财政部联合九部委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2010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分类标准;2011年起,两个标准在全国试点实施;2012年,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
虽然XBRL看似有条不紊地在中国推进,但在会信标委委员、财政部信息化咨询专家胡仁昱看来,如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构架来指导XBRL的应用,这对于推动XBRL在中国的应用将会事半功倍。因为一个完整的组织构架能够带来高效的监管。但由于这样的组织构架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效率。
比如,我们有XBRL的研究队伍、有XBRL的技术标准,也有XBRL实施企业,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实例文档,但对这些文档的利用情况,我们却未能总结。在实例文档利用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如何指导更多的机构、团体来参与XBRL实例文档的利用,这个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未能为利用这些实例文档进行会计信息的再利用创造平台,未能为如何科学利用这些实例文档创造浓厚的氛围,各个部门之间也没有对应的具体政策加以推广,这是我们在今后推动XBRL中需要加强改进的一个方面。”胡仁昱表示。
第二个方面,国家今后或应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在XBRL科研方面,大部分都是试点企业自己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国家层面上尚没有太大的投入,这给试点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作为首批试点事务所———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梁春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推动XBRL技术,需要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全方面的支持,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推动XBRL技术的建设中,筹建了“大华XBRL应用研究课题组”,挖掘并储备自己的技术人才和专家团队。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了XBRL的技术,学习并熟悉了通用分类标准,掌握了XBRL实例文档的编制规范和合规性检查,在此基础上探索XBRL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为今后给客户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奠定了基础。而关于人员建设等方面的所有费用,基本是由大华承担的。
XBRL应用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层面的瓶颈是XBRL在实施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而此时中国在这项技术的应用上正值过渡期。
胡仁昱介绍说,在XBRL实施过程中,相当多企业是由企业信息系统本身如ERP系统产生各种财务报表,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如Excel表格或word文档进行保存;需要XBRL报表时,可以通过XBRL格式转换器进行转换,转换过程中会依照相应的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要求完成,最后形成XBRL文档。
“这种模式虽然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是目前最主要的应用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对未来数据的发展并没带来实质性影响。它基本上就是完成一个XBRL格式的报表,没有对企业带来任何有用的信息,企业只是为外部监管单位提供一份实例文档。这种方式弱化了XBRL对信息进行再加工的功效,企业未能真正享受到XBRL带来的变化。”胡仁昱说。
XBRL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极大地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能力。如果仅仅是为了出具一个XBRL格式的报表,而未对信息进行再加工,那对于企业而言,XBRL无疑是一个累赘。
在主要应用模式上,XBRL陷入了技术应用的瓶颈期,而在处理一些特殊情况时,XBRL同样存在着不足。
“XBRL在编制或输入实例文档时,对少数标准元素出现的特殊情况不知如何应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信息化研究室主任蔡立新举例说,比如元素专项储备,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表中均出现,在分类标准中为同一元素,元素属性为瞬时值。而实际业务披露时,所有者权益中的专项储备(股东权益合计)为本年增减变动值,元素属性应为期间值。
“再比如,元素‘利息支出’、‘汇兑收益’、‘财务费用’在利润表和附注的财务费用中均出现。
在利润表中均为‘营业总成本’的子项,而在‘财务费用’部分,‘利息支出’和‘汇兑收益’为财务费用的子项。因此,会发生利息支出在营业成本的勾稽关系计算中出现两次的问题,实例文档校验时,较容易导致营业成本勾稽关系出现错误。”蔡立新继续举例。
未来,XBRL在中国的实施还需要XBRL软件制造、XBRL咨询服务、审计、第三方监理、评估和认证等伴生行业一起推动。
其中,XBRL软件制造就包括分类标准标记软件、实例文档生成器、实例文档验证软件、实例文档浏览软件、文档转换软件、财务分析软件等配套软件的开发,企业需要借助会计信息化咨询团队的帮助,以及第三方机构对企业采用的相关软件进行评估和认证等。这些服务于XBRL的配套行业将是必要支撑,为XBRL的全面实施和推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XBRL价值的普及
作为一个新的会计信息化技术,XBRL在经济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涉及到企业管理领域、审计领域、企业信用等级评估领域、证劵市场领域、贸易与纳税领域以及金融行政领域六大领域。在这些领域中,XBRL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准确率,还发挥了价值增值的作用。
而XBRL的价值目前还不被广大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认知。
胡仁昱解释说:“现在企业需要XBRL技术时,大部分是将其作为一个数据形式来进行传递,而没有真正地看到XBRL数据分析的价值。XBRL的价值如果不能真正地体现,就不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带来质的提高。”曾经进行过两次国际考察的胡仁昱介绍说,在国外,除了企业和软件商积极参与XBRL技术的应用,会计师事务所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之一。但在国内,参与的会计师事务所较少。
究其原因,胡仁昱认为,这是因为国外的事务所大部分以信息咨询业务为主,其对信息再加工的欲望比较强烈,而国内所基本上是以审计业务为主的,其对信息再加工的需求不是很强烈。这是造成国内事务所对于XBRL技术推广缺乏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梁春告诉记者,XBRL应用于审计业务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
其对提高数据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大有裨益,事务所本是很乐意去推广的。但作为一项新的技术,事务所在这方面缺乏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对于一些应用系统多、业务领域广的企业客户提出的XBRL需求,国内绝大部分事务所在这方面尚缺乏专业的技术开发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另外,在需求上也存在着不对等的状况。如果事务所投入大量精力去实施XBRL技术却不被审计单位所认可,没有进行XBRL信息再加工的报表依然是被审计企业的首选,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这无疑对会计师事务所推动XBRL技术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任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不会一路平坦。XBRL技术本身的价值以及XBRL在国外的成功运用,都为其在中国的加速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